贵州社会科学
主办单位:贵州省社科院
国际刊号:1002-6924
国内刊号:52-1005/C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9537 人次
 
    本刊论文
浅析近年来有关毛泽东和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综述
 论文关键词:领导集体 现代化建设 思想体系
  论文摘要:本文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比较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概括了学界对两者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并提出了几点思考和见解。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之后,毛泽东、邓小平比较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而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两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又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领导者和开创者,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现代化思想体系。随着毛泽东和邓小平比较研究成为研究热点之后,学术界陆续也开始对他们的现代化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但成果不是特别的多,本文则试对近年来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梳理,以期起到总结前人的学术成果,从而为后面的研究铺路的作用,最终为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
  一、关于现代化的内涵的比较
  耿庆彪在《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一文中提出毛泽东同志对现代化内涵的阐释是由工业化逐步向四个现代化的转变,而邓小平同志则阐释为是由高度民主、高度文明向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变。
  罗维在《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一文中认为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解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过于狭窄,因为这样的理解主要涉及的是物质或者说是经济层面,而未涉及制度、思想、政治和社会等层面。
  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经济高度发展、政治高度民主、文化高度发达,从而形成“物”的现代化——富强、制度的现代化——民主、“人”的现代化——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体系,这就大大拓展了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的理解,超越了西方某些发展理论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对现代化理解的片面性。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方向的比较
  在现代化的制度坐标问题上,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都坚定的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一点在学界基本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在四个现代化提出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始终把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的统一在一起,强调现代化的制度取向是社会主义。而邓小平在这一问题的态度上也是明确而坚定的。面对改革开放之初社会上刮起的西化思潮,邓小平同志坚定的指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三、关于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有的学者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都应该从自己国家的现有实际情况出发,探索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现代化道路,而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都致力于探索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对于毛泽东同志来说在民主革命时期创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新中国建立后,又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了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且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依旧多次重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鉴于苏联东欧的教训,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搬照抄苏联的经验,要走自己家的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继承了毛泽东的探索精神和正确思想,在领导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特别强调中国的现代化要走自己的路,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最终大胆冲破传统社会主义思想模式的束缚,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也有学者从一个微观的角度来看有关战略目标这一问题,认为两人在这一命题上的观点是不一样的。首先毛泽东对现代化目标的认识经历了从单纯的“工业现代化”到“四个现代化”的转变过程。早在1944年毛泽东就指出要建立“近代工业社会”,在1945年提到要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并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基本任务。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同志根据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后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上对这一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国家。而邓小平同志复出后,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在1979年3月提出到20世纪末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目标,12月邓小平同志把中国式的现代化水平称为“小康”,并在党的十三大上更加科学的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目标,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战略目标突出了经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也强调了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重要性。
  四、关于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步骤
  斯琴格日乐认为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的现代化思想中关于现代化的战略步骤的思想是不同的,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确定现代化的目标之后,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战略步骤,即发展工业与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以农、轻、重为序。而邓小平同志在对国际国内环境进行充分的认识和考察之理,首先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然后在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基本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步走的战略步骤有些急于求成,这样势必会降低现代化的标准,也脱离了实际,含有空想的成分,而三步走战略的制定则与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极大的调动了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
  但乔翔在《毛泽东与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比较》一文中认为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在战略步骤的选择上一个是属于赶超式,一个是渐进式,但本质上两者是属于同质异构的两种形式而已。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上力争高效,力争在不太长的时期内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的共同追求。认为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比之于毛泽东同志的两步走战略而言更具有了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但这也只是在新条件下对毛泽东“赶超论”的新发展而已。
  五、关于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
  有学者认为在现代化的途径选择上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都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毛泽东同志认为实现四化的关键是调动建设者的积极性,调动积极性的途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搞好阶级斗争。并且这一思想在文革中进一步演绎为抓革命、促生产。而邓小平同志在对文革进行反思之后深刻的认识到,旧的体制弊端重重,极大的压抑了建设者的积极性,要想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发展生产力,这首先要求要解放生产力,而要解放生产力就必须通过改革,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和环节,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他还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提高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而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观点,很显然,在邓小平同志看来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才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这使得他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途径从物质领域延伸到精神领域,显得更加丰富。
  也有学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问题,认为毛泽东现代化思想中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并且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的向外国学习的外国也只是指第三世界国家,而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提出要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也有学者认为所谓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事实上说的也就是现代化建设的动力。
  六、关于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
  关于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上,毛泽东同志根据实际提出工人和农民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也是依靠力量,同时也要争取中间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则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邓小平同志继承了这一思想,提出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也有学者认为在现代化的依靠力量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口号是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他把实现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寄托在工人农民的革命热情和苦干精神上,于是连续不断的发动了大规模依靠工农力量的群众运动。但邓小平同志虽然也主张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但他更加强调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七、毛泽东和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关系以及对他们的认识
  学界站在合理的评价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论证两者的关系,指出了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合理之处和不合理之处,然后提出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继承了其合理的地方,摒弃了其不合理的地方。由此在如何认识毛泽东现代化思想和邓小平现代化思想这一问题上众多学者强调既不能割裂这两个理论体系,但也不能忽视这两者的不同之处。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贵州社会科学》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